5月6日,“BrandZ2019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”排行榜在北京发布,茅台以365.55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2479.5亿元)品牌价值居第五名。BrandZ报告是全球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品牌排行榜之一。实际上,从1952年中国第一次评选出“八大名酒”,到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选出十七大白酒品牌,再到如今中国白酒品牌竞争群雄割据,作为万亿级产业的白酒阵营正在全面裂变。
日前,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1年本)(修正)》进行了修订,并于4月8日公布了关于就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,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。一项将白酒优势产区移除“限制类”产业名录的政策引发关注,在为酒类终于部分摘除“紧箍咒”而欢呼的同时,白酒行业加速集中、弱势产区行将衰落的现实,也正在被行业所普遍接受。
借助业外快消经销商进行白酒产品的销售,并不是这两年才有的新鲜事。 当年,初创业的江小白正是凭借雪花啤酒的渠道打下了成都攻坚战。 成都,四川酒窝子的核心据点,被诸多川酒品牌牢牢把控着渠道市场,外来品牌与新兴品牌很难进入。
继今年3月传出新版52度五粮液(以下简称“普五”)要提价后,又有酒企上调了自家产品的价格。近日,酒鬼酒发布了最新的价格调整措施,旗下核心高端产品内参酒价格上涨至1499元(人民币,下同),这已经与53度飞天茅台的建议零售价持平。实际上,国内白酒市场已逐渐整体趋向高端与次高端化,通过提价来塑造品牌高端形象则是酒企的常用打法。
4月24日,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九次(扩大)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,会上发布了2018年酿酒产业的相关数据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8年1-12月,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631.93万千升,同比增长1.17%。其中饮料酒产量4985.30万千升,同比增长0.90%;发酵酒精产量646.63万千升,同比增长3.24%。
日前,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白酒行业数据显示,中国白酒市场出现“增长式”下降,亏损企业增加近60家。业内人士认为,白酒行业分化加剧,部分白酒企业将面临销量滑坡,而能够准确自我定位的企业将能觅得机会。
终止合作、梳理品牌、调整产品线……近几日,名酒正是用与前两年几乎相同的姿势和手段,把“OEM”“不听话”“违约”的经销商又原封不动地“揍”了一遍。显然,在让渡高质量发展的经销商面前,清心寡欲才是件该做的事情。 在白酒行业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,茅台市值不断刷新纪录,五粮液股价破百,似乎一切都在为白酒行业上演“都挺好”造势,但事实真是如此? 如今的白酒渠道正在上演“冰火两重天”的戏码,一边是如日中天的华致、1919、酒仙网等在新零售的赋能下为超越想象进一步雕琢;另一边,悖离了行业发展大势的经销商的日子,却一直在不停倒数。
白酒企业近期频繁发布2018年度业绩公报,尤其是一线白酒企业的年度总结,备受业界关注。截至目前,发布了完整公告的茅台、五粮液,已掀起了一轮关于两者“千亿目标”的讨论风潮。伴随这一热度的是行业内对处于第三第四位的洋河、泸州老窖的关注。从两者近年的表现来看,通过在营销上“补课”成为了两家企业的新态势。